|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2012年國產空調形成一統天下格局 |
(時間:2012-8-14 9:00:37) |
日前媒體報道:LG空調已經退出蘇寧、國美等大賣場,業界解讀為“LG空調退出中國市場的前兆”。 2012年6月初,媒體曾傳出另一韓系品牌三星空調將退出中國,雖然三星緊急聲明無此打算,但是細心的消費者發現,在年初召開的三星(中國)年度戰略發布會上,三星提到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電腦年度計劃,唯獨沒有提到空調。業界認為,這不是一個“疏忽”可以解釋的。 2012年以來,LG空調給消費者帶來的大多是壞消息,“LG空調用戶遭遇維修麻煩”的傳聞不斷。 家電產業研究人士劉步塵稱,近年來中國家電市場發生深刻變化,四大傳統產品——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前三強品牌,都換成了中國企業,空調表現得最為明顯。曾經多年霸踞高端市場的日系空調如三菱、大金、日立等,而今市場份額急速萎縮。調查機構數據顯示,日系空調除大金市場份額約為1%之外,其他如東芝、日立市場份額尚不到1%。而韓系空調三星、LG,甚至沒能經歷中國市場的輝煌時代。 諸多事實表明,外資空調已經集體兵敗中國,國產品牌一統天下的格局已經形成。 業界分析認為,外資空調集體沒落緣于三大因素:首先,本土空調快速持續成長直接擠壓了外資品牌生存空間。目前,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品牌已占去70%以上份額,加上格蘭仕、TCL、志高等其他本土品牌,占比總和不低于90%,留給外資品牌的市場空間不足10%。其次,本土品牌在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尤其變頻技術進步非常快,大大縮短了與日資企業的技術差距,甚至在許多方面還超過它們,比如格力赫茲變頻技術全球領先。技術進步有力地支撐了產品競爭力,這是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本土品牌的原因。再次,本土空調企業建立了完善的銷售渠道,從一、二級市場到三、四級市場實現“無縫隙”覆蓋;而外資品牌至今仍然依賴蘇寧、國美大連鎖,三、四級市場銷售渠道至今無實質性突破。據悉,格力在全球擁有超過15000家專賣店,基本覆蓋中國市場的每個鄉鎮。 有業內人士預測,不排除外資品牌冰箱、洗衣機繼空調之后陸續退出中國市場的可能。 與外資空調紛紛退出中國相反,國產品牌持續發力,數據顯示,格力、美的、海爾三家市場額份即超過70%,屬于其他品牌的機會不多,屬于外資品牌的機會更少。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2年6月單月,格力變頻空調銷量118萬臺,市場占有率上升至35.8%,優勢地位進一步強化;與第二名(6月份變頻銷量60萬臺)一起,市場占有率達到54%,兩分天下有其一。這表明,國產品牌在全面擠壓外資品牌生存空間的同時,內部品牌格局也在發生變化,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格局進一步顯現。 劉步塵預測,外資家電在中國的日子越發艱難,LG退出中國是一個縮影。 格力電器2012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格力電器營業總收入483.03億元,同比增長20.04%;營業利潤32.64億元,同比增長111.31%。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71億元,同比增長30.08%,高于此前機構預測的21%—25%,是目前已知業績表現最好的家電企業。2011年,格力空調實現銷量約3700萬臺,預計2012年將突破4000萬臺。 但是有專家指出,中國家電尚未完成從“營銷主導”向“技術主導”戰略轉型,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與外資品牌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國產空調建立中國市場的絕對優勢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在商用空調領域,外資品牌還有一定優勢,中國空調企業須再接再厲。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