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年前賣掉了手機業務后,本月初,西門子又賣掉了計算機業務。
但是,剛剛瘦身成功的西門子在年底金融寒流中又被澆了一大盆涼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其凈虧損30億美元。情急之下,西門子公司兩位新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和“首席多元化官”將在本月走馬上任。對此,國內某知名IT網站負責人陳易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西門子此舉可能只是為了穩定其在中國市場的局勢,它在中國已經駐扎多年,必然會小心翼翼地耕耘。”
退出計算機業務
14日,西門子公司發布了2007/2008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西門子公司其第四季度凈虧損24億歐元(約合30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西門子公司在本財年第四季度的虧損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7400萬歐元。對此,有媒體報道,虧損的一個主要因素是西門子售出其企業通信部門51%股權的行動導致運營受到干擾,損失了11.6億歐元。
據悉,近幾年西門子一直在不斷地出售非重點業務,同時收購符合自身發展定位需要的資產。11月5日,西門子集團在德國正式宣布,將手中持有的富士通西門子計算機5%的股份以4.5億歐元的價格賣給日本富士通。當天,富士通發表聲明稱,這一交易將于明年4月1日完成。這一交易一旦完成,也意味著,繼退出手機事業后,西門子又全線退出了計算機業務。
近年來,家電、IT、通信等傳統強勢業務在西門子集團中的地位已經日趨下降。按照今年年初在西門子柏林公司高層會議上發布的計劃來看,西門子公司的業務將分成醫療技術、工業/基礎設施和能源三大板塊,這也意味著此前的IT業務、融資服務機構、西門子房地產公司等將被剝離。
西門子全球總裁彼得·絡歇爾稱,業務重組的目的是進一步明確管理職責、降低成本和更接近顧客,同時,本月28日,西門子也將會把有關業務重組的建議正式提交至公司董事會。
新高官職位形如噱頭
受全球經濟動蕩的影響,日前不少外資企業已經打算在未來3-5年中調低明年的銷售預期以及對華投入。雖然西門子公司第四季度財報出現虧損,但西門子中國公司總裁兼CEO郝睿強卻表示,該公司不會削減對華投入。同時,西門子公司本月兩位新高層也將正式上任,一位是杜裴然、一位是李錦霞。她們兩人分別被任命為“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和“首席多元化官”,負責西門子公司未來在全球的可持續、多元化發展。
《華夏時報》記者從西門子中國公司公關負責人段偉處了解到,11月正式上任后,杜裴然將領導西門子新組建的供應鏈管理部門,并負責公司總量高達420億歐元的全球采購;而李錦霞的責任更艱巨,她將在未來幾年中為西門子公司訓練公司需要的高級經理人和高素質人才。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西門子公司這兩個頗為少見的“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和“首席多元化官”表示質疑。曾就職于西門子、愛立信等公司重要部門的劉先生告訴本報記者:“像這樣的職位,很多就是噱頭而已。說白了,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就是幫助公司賺錢。”
而國內某IT網站的一位資深編輯也認為這種花哨的外企職位是多此一舉,“西門子公司這兩個職位其實就是一種雙塔制,一個負責主業,一個負責副業。
多元化就是副業,只是說得好聽一點而已”。
對于西門子公司設置兩個如此冷僻職位的原因,《華夏時報》記者21日致電西門子中國公司總部,但始終沒有得到一個確切的回答。不過,本報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最近幾年,電信設備市場一直處于競爭非常激烈的狀態,加上金融危機的侵襲,其前景已經異常艱難。
陳易認為,雖然目前遭遇金融危機,但因為看好中國市場,眾多外資企業反而更加青睞中國市場!拔鏖T子可能也是為了穩定它在中國市場的局勢,才設了這么兩個高層管理人員。畢竟它在中國已經駐扎那么多年了,絕對不可能輕易收縮投資,必然會小心翼翼地耕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