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暖通空調節能需從設計思路開始 |
(時間:2010-9-9 9:48:45) |
“設計先行”在建設行業中人人皆知,但執行情況卻大打折扣。來自各方的壓力,為暖通專業設計者帶來巨大難題和挑戰。人們期待,未來能從建設方和業主方開始,為暖通專業的節能設計創造更多條件。 有資料顯示,以我國南方地區為例,夏季室內設計溫度如果每降低1℃或冬季設計溫度每升高1℃,其工程投資將增加6%,能耗將增加8%。該數據很明顯地說明,適當提高夏季以及降低冬季的室內空氣溫度,都將起到顯著的節能效果。與此同時,為保證室內空氣質量以及人們對新鮮空氣的需要,現行《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對最小新風量作出明確規定,要求建筑滿足國家現行有關衛生標準。研究表明,加大新風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室內空氣質量問題,但增加了空調能耗。 暖通設計師對于規范中新風量的規定表示贊同,他們認為,在目前中央空調清洗不夠規范的背景下,加大新風量是必要的。不過,對于室內設計溫度的要求,他們卻持保留態度。“如果說節能像一棵樹,有很多枝杈可以作為思路,那么,業主方的意見更像那個根。他們的態度,將成為決定暖通專業乃至建筑節能的根本性因素。”業內人士比喻,“建設方的意見非常重要。” 圍護結構:方案定奪后的主角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潘云鋼曾表示,建設方對于他們提出這些“硬性規定”,迫使其按照“最不利工況”設計,室內溫度只不過是其中一項。因此,設計的最終結果往往要超出實際情況,“很浪費”。“既然很多設計已經‘被固定’,我覺得最主要的,首先是改善建筑的圍護結構,‘巨大玻璃幕墻的建筑才好看’,這樣的觀點早該淘汰出局。”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吳德繩強調。 圍護結構在節能工作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所謂圍護結構節能,通常是指通過改善建筑物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使得建筑在夏季隔絕室外熱量進入室內,冬季防止室內熱量泄出室外,以保持室內盡可能接近舒適溫度,減少通過輔助設備如采暖、制冷設備來達到合理舒適室溫的負荷,并最終達到節能的目的。 據介紹,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應該從墻體、窗戶、屋面等三個方面考慮。對于設計人員而言,如何處理建筑玻璃幕墻的問題,在業內一直存在很大爭議。 普通玻璃幕墻是建筑節能的“敵人”。統計數據表明,夏季通過玻璃窗的日照熱可占制冷機最大負荷的30%,冬季單層玻璃的熱損失約可占鍋爐負荷的20%。暖通專業設計師張興說,窗體節能技術他們主要從減少滲透量、減少傳熱量、減少太陽輻射能三個方面考慮。“另外,在保證室內采光良好的前提下,合理確定窗墻比十分重要。當窗墻面積比超過50%%時,負荷將明顯增加。”他說。 利用綠色能源成趨勢 對于普通暖通設計師而言,落實到他們手中的項目,設計思路的大框架早已經成型,他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在這個“框框”內發揮個人和集體智慧,讓系統變得更加合理。 冷熱源是設計師最關注的一點,因為其能耗往往能占空調系統總能耗的50%左右。 因此,設計師在方案設計時,應首先深入了解業主的能源狀況及其對空調的使用情況以及是否有余熱、廢氣等利用條件,并綜合對比各種能源方案。“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及低品位能源是在設計中應當重點考慮的。我現在也在為尋找合適的冷熱源而努力,例如各種淺層地熱利用。”江億表示。 地源熱泵系統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快速發展起來的,它利用地下恒溫層土壤熱顯著提高空調系統效率。同時,采用新能源利用的供給方式,實現冷、熱、電三聯供;利用燃氣、汽、電力能量轉換的原理聯合循環使用,將工業流程最尾端的余熱收集起來,用于供冷系統空調冷凍水和供熱系統的生活熱水,這樣,能源的利用率可提高至70%~80%。“這些都給暖通設計行業提供了廣泛的節能設計思路。”江億最后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