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院長、新材料創新創業中心主任葉志鎮院士的帶領下,該院新型電池材料研發中心自主設計的首套1.25kW/2.5kWh液流電池電堆系統制造完成,這是新材料創新創業中心下屬研發中心的又一突破性成果,有望以低成本、高安全、綠色儲能新技術的優勢突破目前鋰電儲能瓶頸,助力萬億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據悉,按新能源裝機總量最低10%配比,2030年中國儲能裝機總量將達120GW,市場規模超萬億元。“傳統抽水儲能技術投資成本高,對地理條件嚴重依賴,必須發展靈活部署、效率更高的電化學儲能技術。”新型電池材料研發中心主任黃靖云教授介紹,在現有電化學儲能技術中,鋰電子電池技術成熟,但發展面臨嚴重制約,一方面是鋰資源高度依靠進口,成本下降空間受限,另一方面是鋰電子電池儲能使用有機電解液,易燃易爆。
新型電池材料研發中心設計的首套液流電池電堆,開發了與光伏/風能電站配套的新型水系鋅儲能電池技術,對比鋰離子電池,該技術具有三大優勢:一是成本低,鋅資源儲備遠超鋰資源,中國鋅資源位于世界第二,提純技術國際領先,儲電成本可低于300$/kW/h;二是儲能安全,使用水系電解液,不會起火爆炸;三是功率/能量密度可獨立設計,可以實現低成本、高安全、綠色儲能新技術,將成為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支撐之一。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新型電池材料研發中心團隊成員于2011年在浙江大學開始電池相關研究,2021年12月攜水系鋅液流電池相關研發項目落戶溫州研究院,建立研發平臺,建成小型電堆,成立產業化公司溫州鋅時代能源有限公司,加速推動鋅基儲能的科技開發與工業生產,落地溫州三個月時間內已新申請3項發明專利。
該負責人介紹,今后,新型電池材料研發中心將持續完善液流電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范應用,探索具有溫州特色的新能源發展模式,力爭在中國萬億儲能剛需市場占據龍頭地位,在國際上給出“新能源+儲能”的中國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