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政府基金預算說明出爐 可再生能源補貼支出逾866億元 |
(時間:2019-10-10 8:49:28) |
10月8日,財政部發布了《關于2019年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的說明》(下稱《預算說明》)。 《預算說明》顯示,2019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數為4193.15億元,比上年增長4%,加上2018年結轉收入358.24億元,今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為4551.39億元。 《預算說明》稱,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安排今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數4547.16億元,比上年增長13.1%。 在2019年政府基金預算中,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收入預算數為172.5億元,比上年執行數減少44.87億元,下降20.6%。這主要按照減稅降費政策,根據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標準降低25%后測算。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2019年的支出預算數為177.69億元,比上年執行數減少47.47億元,下降21.1%。 其中,中央本級支出預算數為118.55億元,比上年執行數減少59.33億元,下降33.4%。 這主要包括中線一期黃河北至漳河南段工程13.07億元、中線干線工程自動化調度與運行管理決策4.95億元等。 此外,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數為59.14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加11.86億元,增長25.1%。 2019年,核電站乏燃料處理處置基金收入預算數為23.44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加1.55億元,增長7.1%;支出預算數為30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加15.03億元,增長100.4%。 《預算說明》還顯示,2019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預算數為835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加48.9億元,增長6.2%。此預算結果主要根據社會用電量預計增長情況測算。 2019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支出預算數為866.1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加27.22億元,增長3.2%。 2017年以來,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的不斷增加,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持續加大,在步入平價時代前,難以擺脫歷史包袱。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超過1400億元。 據光伏門報道,9月底,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就《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兩份文件征求了相關企業意見,并出臺了征求意見稿,針對當前行業關心的補貼兌付等相關情況進行了明確。 據征求意見稿,國家將不再發布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所有可再生能源項目通過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臺填報電價附加申請信息,并由電網企業依照項目類型、并網時間、技術水平等條件,確定符合電價附加的項目名單和補助資金撥付順序。 征求意見稿要求,補貼資金按年度撥付的原則,由財政部根據年度可再生能源附加收入預算、補助資金申請情況及基金入庫情況,將補助資金撥付到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和省級財政部門,由電網企業按照目錄優先順序兌付補助資金。 電網企業收到補助資金之后,一般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按照目錄優先順序及結算要求及時兌付給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 光伏門報道稱,在補貼兌付流程優化之后,原則上補貼資金將每年發放一次,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不必再苦苦“打探”相關消息。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