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倡議》重磅發布 |
(時間:2022/11/11 14:46:42) |
我們,來自國內外海上風電產業鏈的企業、相關機構的代表,于2022年11月10日至11月1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圍繞“夯實基礎,聚力創新——推動海上風電平穩有序發展”主題,致力于加快全球海上風電技術創新,為產業長遠健康發展筑牢根基,經討論一致通過《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倡議》。
我們一致確信,海上風電是世界各國實現能源安全的關鍵支撐。當下,國際局勢動蕩導致全球能源危機加劇,確保能源安全成為了各國政府關注的焦點。全球海上風能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闊。大規模開發海上風能資源,將能夠在推動洛國能源轉型、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多個國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海上風電中遠期發展規劃。英國提出,到2030年使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德國、美國、印度均提出到2030年實現3000萬千瓦裝機的目標,荷蘭為2220萬千瓦,丹麥為1290萬千瓦,韓國為1800萬千瓦,日本1000萬千瓦,比利時576萬千瓦。
我們一致認同,海上風電是帶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大力發展海上風電,通過產業配套及產業組合,能夠實現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產業價值的集合,形成多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海水制氫等的融合發展,有望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打造海洋經濟注入新動能。
我們一致認為,海上風電是加速各國科技創新的一大支點。作為技術密集型高端裝備制造業,海上風電涉及眾多高端裝備制造的尖端技術。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將能夠帶動高端軸承、齒輪箱、大功率發電機等裝備技術領域的技術進步。海上風電技術的發展,還可以提升海洋勘測、海洋工程裝備等方面的能力。
我們一致相信,海上風電是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全球海岸線漫長、海域面積遼闊,可用于海上風電開發的空間十分廣闊。目前,諸多國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中遠期規劃,預示著全球海上風電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2022年9月,由國際可再生能源署、丹麥政府及全球風能理事會聯合發起的全球海上風電聯盟提出,為實現1.5℃目標,2050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至少需要達到20億千瓦。綜合目前的發展現狀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需求,到“十四五”末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1億千瓦左右,到2030年將超過2億千瓦,到2050年至少達到10億千瓦。
圍繞上述幾點,為了確保全球海上風電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們發出以下六點倡議:
一、加快開展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始終是海上風電發展的最大驅動力、各國應加強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的研發資源,分享研究成果,加強核心零部件研發,健全大兆瓦機組產業鏈協同研發體系,研制更加高效和更具適應性的海上風電機組。推進漂浮式等前沿技術的研發,為未來發展做好技術儲備。推動協同創新,加大對公共試驗平臺建設的投入,推動關鍵共性技術的發展。
二、營造健康市場環境。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有利于市場參與者通過競爭實現優勝劣汰,促使先進技術和最優解決方案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并能夠為投資者帶來清晰的收益預期,增強其投資積極性。各國應當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保市場的長期穩定,建立公平、開放的市場準入制度,構建技術標準國際協調機制,推動認證結果的多邊互認,消除貿易壁壘。市場參與者應基于技術先進性開展競凈,避免采取打“價格戰”的短視做法,攜手構建公平、有序的競爭秩序。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中國海上風電正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國家和沿海省份應加強統籌規劃,實現集中連片開發。統一規劃建設電力送出工程,將成本納入輸配電價。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重點產品、重點項目創新開發,推動行業實現降本和跨越式創新。推動成立海上風電發展促進基金,為海上風電項目提供長期貸款支持。同時,隨著技術發展,深遠海風電開發正提速。這些海域屬于專屬經濟區,尚缺少相應的使用管理政策,應盡快出臺針對專屬經濟區的開發建設管理辦法,
四、高度重視安全保障。推進安全文化建設,保證人員與設備的安全、健康,是實現海上風電健康發展的前提。各方應該安全視為一條“生命線”,嚴格遵守國內和國際標準的要求,圍繞全產業鏈將安全工作做細、做扎實,確保設備在全生命周期內保持可靠運行,對從業人員設置嚴格的從業資格門檻,持續開展安全培訓,使之牢固樹應安全意識,為其構建起多維度的安全、健康保障體系。
五、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在提高海洋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快海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海上風電能夠起到重要的支撐與帶動作用,可以有效推進港口建設、海洋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海洋漁業養殖等產業的發展。各國應當加強與此相關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創新海上風電與其他多產業融合發展,提高海洋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與周圍環境的和諧共生。
六、加強全球交流合作。海上風電的發展,離不開國際合作。未來,中國海上風電企業必將更多地走出國門,中國海上風電發展同樣需要國際合作伙伴的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應共建開放、合作、共贏的全球海上風電合作關系,擴大生產要素參與全球海上風電產業經濟循環和全球配置的廣度,深化經濟體制、管理方式、技術標準與國際接軌的程度,形成國際資本、國際創新要素、國際信息、國際人才聚集場和雙向循環體系,提升中國海上風電的國際競爭力。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